芯片斷供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是華為麒麟9000絕唱,甚至是全球的大事件,據報道,由于消費類電子產品銷量增高,造成芯片供應短缺,從而使得國外多家汽車制造商汽車生產線被迫暫停…為了應對美系芯片調整規則所帶來的不良情況,德國、法國等歐盟17國加入芯片“去美化”行列,將成立“萬億芯片聯盟”以推動芯片制造發展。rgb電源
依賴別人的技術無法應對更長遠的發展需求,為未來鋪路【直接做芯片“根”上的事情,發展造芯基礎科研:武漢芯片產業圍繞泛半導體發展,目前在泛半導體制造業領域的投資達4000億元!】何為泛半導體產業?包括集成電路、平板顯示、LED、太陽能電池、分立器件以及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的一個統稱。
去美化,不是去美,而是減少高度依賴保有制衡能力:保持可替代性,擇優而選,選適合的不追超額的,擁有自主技術不被牽制。據了解美國芯片壟斷性的優勢占據了全球50%芯片供應,核心技術遍布領域廣闊,技術累積數不勝數,可以說美國科技影響著全世界。
【據2018年在美申請的實用專利達308853項,其中46%來自美國本土,其中僅僅美國IBM一家就獲得了9100項專利,國內企業申請的專利數為12589項,雖有增長了12%,但單獨對比之下,IBM的數量極其龐大,據了解已保持領先達26年的最高紀錄,可見其從未怠惰一直在成長中…】
IFI高級分析師拉里·凱迪(Larry Cady)表示:【中國專利發明的持續推動非常有趣。中國很快就會超過德國,也許不是明年,而是后年。】造芯是認真的,只有勇于投資未來,才能掌握自主發展,全球合作是必然的,因為技術發展不可以閉門造車,但合作的根本是自身需要足夠的技術支撐。
華為海思自身擁有100多種自研芯片,在手機制造里已經實現美國零件降低,做到了國產零件可以代替進口零件的性能機子。
只做了設計是國產造芯的短板,造芯技術是被卡脖子的真正原因:我們有材料了,有人才物力了,是時候把這個短板補上,只有形成自身的能力才能有對抗的競爭力!莫要再留戀現成發動機的便捷,既然造了車身就再加把力把發動機給造了,從整體到細致的發掘前進。
國產自主研發刻不容緩!造芯難比登天還難,那就把天也給登上去,畢竟咱把月亮的土都挖回來了,rgb電源模塊作為航天器供電系統重要組成器件,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宇航型號關注的焦點之一,偉仕電源緊跟國產化國情要求,加快了研發與制造速度,目前已經實現rgb電源模塊100%國產化量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