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5G商用,承載先行”成為行業共識。在5G基站建設中,一張高質量的承載網絡是“5G改變社會”的有力支撐。工信部3月24日印發的《“雙千兆”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》,要求5G和光寬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千兆接入能力。
談及如何實現大容量的“雙千兆”,在近日“千兆光網助力數字經濟新增長主題論壇”上,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強調,千兆5G與千兆固網無法割裂開,中國移動需要讓回傳與前傳網絡都支持千兆5G,所以在前傳網絡采用25G WDM技術(半有源前傳),打造超寬管道滿足“千兆5G”帶寬需求。
我們好奇,工信部今年為何要繼續推動大容量的千兆5G?實現大容量,業界更多關注頻譜和基站天線AAU部分,為何中國移動專家要強調5G前傳?目前主流的5G前傳部署方案中,哪種技術是運營商破解5G前傳網絡大容量挑戰的利器?
【01】
5G商用發展,需要大容量前傳網絡
當前,我國5G網絡正處于高速建設期。截至2020年底,我國已開通5G基站超70萬個,覆蓋地市以上城市,5G套餐用戶累計發展超過3.2億,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。2021年我國將新增5G基站超過60萬個。
但就在此時,有一些5G用戶反饋,5G網速低于預期。我想這只是5G發展初期的一種必然要經歷的現象。運營商自然希望在規模發展5G同時,提供極佳5G體驗。
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分析大容量5G的迫切性。首先,從5G網絡自身定位看,高帶寬、大容量是5G網絡最明顯的優勢。因此,運營商在部署5G網絡時,需要提供性能更佳的網絡。工信部領導多次強調,電信運營企業要重點做好5G網絡建設部署規劃,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,爭取早日建成覆蓋廣泛、技術先進、品質優良的5G網絡。其次,從5G業務驅動角度看,隨著5G網絡的不斷完善,越來越多的5G應用在孵化中,未來將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。與4G網絡不同,5G網絡不僅需要解決人與人的連接,更需要解決物與物、物與人的連接問題。在5G ToC領域,人員密集的如CBD、購物中心、體育館等場景,需要優先實現5G網絡的高密度覆蓋,來有效保障5G個人用戶的高品質體驗;在5G ToB領域,5G創新應用更是層出不窮。比如在媒體、醫療、智能制造、智慧礦山等20多個領域,行業已開展300多種應用探索。
這些應用在推動5G商用發展的同時,也要求5G基站提供更大的容量,來應對發展中大量終端連接下的高速上網保障需求。
最后,從4G基站向5G基站演進來看,4G時代基站回傳建設以D-RAN模式為主,5G時代C-RAN成為5G前傳網絡主流場景。行業人士普遍認為,4G、5G將長期共存。此時,4G和5G共站下每宏站纖芯需求將達到36芯至48芯,以每個C-RAN機房集中10個宏站計算則將至少需要360芯。隨著固移融合、網絡云化帶來的邊緣DC部署等多業務接入,運營商需要大容量5G承載網絡支撐。
對實現大容量5G,段曉東的演講顯示,中國移動重視5G前傳網絡的建設,為何?我們知道,在5G承載網絡中,前傳部分是連接運營商與用戶的“最后幾公里”,要解決數量成倍增加的5G基站部署所需的光纖資源鋪設難題,是影響5G網絡容量的關鍵部分。
【02】
針對大容量挑戰,哪種技術能勝任?
目前行業建設的5G前傳網絡,在滿足大容量方面依然面臨挑戰。那么,目前5G前傳網絡有哪些技術呢?
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懿介紹,5G前傳網在容量方面,一般基站配置為3通道單纖雙向6個波長或6通道單纖雙向12個波長,對于熱點大容量的多載頻配置,通道數量和波長數量會更多。
目前行業比較普及的5G前傳網絡方案有粗波分復用(CWDM)、中等波分復用(MWDM)、細波分復用(LWDM)、密集波分復用(DWDM)四種。
其中,CWDM技術的6波方案供應鏈成熟、成本較低,12波方案中,后6波受色散限制需使用EML激光器或APD探測器,成本較高;MWDM在CWDM前6波基礎上左右偏移擴展為12波,可重用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成熟的設計經驗及工藝控制技術;LWDM是基于以太網通道的波分復用(LAN WDM),需要光模塊TOSA發送端的直接調制器激光器DML,以及對應的電吸收調制激光器EML,但EML成本更高。此外,LWDM產業鏈上下游還不夠成熟。
綜上對比產業三種5G前傳網絡實現方式,MWDM由于是重用25G CWDM前6波,與CWDM的產業鏈重疊,產業鏈相對其他兩種方案要成熟。有數據顯示,半有源MWDM方案能節省90%的前傳光纖網絡資源,滿足5G前傳網絡在大容量方面的需求。
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晗曾表示:“MWDM優勢明顯,可以重用低成本25G WDM產業鏈,快速成熟滿足5G前傳12波商用,不僅可通過TEC溫控技術實現2倍擴波,快速重用CWDM低成本25G DML光芯片,更可在設計DML激光器波長和CWDM共外延工藝和芯片生產產業鏈,僅調整光柵設計參數。此外,采用TEC溫控的MWDM與CWDM光模塊光電器件一致,理論上成本和功耗趨同。”
【03】
MWDM方案產業鏈進展如何?
從中國移動專家觀點可以看到,半有源MWDM方案可發揮25G波分產業鏈低成本優勢,快速滿足5G商用。
半有源MWDM產業正在蓬勃發展。在行業標準方面,中國移動在O-RAN聯盟中,牽頭成立了Open X-haulTransport工作組(WG9)并擔任工作組主席,完成了基于WDM的前傳網絡、管控等Open-WDM系列標準立項。
在產業鏈方面,中國移動半有源MWDM產業鏈正在蓬勃發展。據段曉東介紹,已經產業已有19家設備廠家、9家芯片廠家、9家模塊廠家以及3家控制器廠家支持MWDM技術,構建了比較好的產業基礎。